****

二十几岁,开始接触、或意识到,身边出现了有很多充满吸引的东西——他们甚至只是吸引,不是一听就让人警惕的那种诱惑。因为他们藏好了消极的一面,看起来全是积极乐观的。在这些东西当中,我开始选择性的忽略一些本不该忽略的负面因素,自诩为代价,同时让我感觉良好,麻痹,然后就开始和自己一直在追寻的东西越来越偏离。

对非理性保持警惕,不管它多诱人。

说上面这些的时候,我感觉到我的语言是多么——一如既往的——贫乏。我不想用那些很俗并且带些无聊的词语——积极、消极、目标、动力…我想无休止的享乐,哪有那么多修炼?拼搏?喜欢修炼的人,只是他也觉得快乐罢了,但是这样的人如果招人烦应该是因为他总是直接或者间接的想把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快乐体验强加到别人身上,他恰恰忘记了如果别人把自己对放纵的快乐强加到他身上的时候他会是多么的不自在。

我也不想说“理性”——当然这是在我已经比较喜欢使用理性的时候才这样讲的。终究,“理性是感性的奴隶”,一个分支。极具理性的一个代表可能是那堆计算机代码,但它们却总是出现bug,产生崩溃的bug。感情虽然犯错,但事情更多时候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感性才有温度。

看那个其实并不感兴趣也不是很懂的《魔术师时代 : 哲学的黄金十年》才发现,原来研究哲学的人,在生活上也可能会非常滑稽与浑蛋。

发表评论